短期攬獲G5、曼大offer:看似“躺平”的我,其實是追求一種純粹、踏實的生活
指南者留學呱呱
2023年04月26日
閱讀量:1284
<p><img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sucai/content/1682495148239/1682495148239.png" width="808" height="61" /></p>
<p><strong>學員背景</strong></p>
<p>S同學</p>
<p><strong>本科背景</strong><br /><a href="http://www.gocnhinmoi.com/achievement_17"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吉林大學</a> 工程管理<br />GPA:87.48 <br /><strong>錄取學校(2023年秋季入學)</strong></p>
<p><a href="http://www.gocnhinmoi.com/majr_52707"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曼徹斯特大學 項目管理理學碩士</a><br />申請時間:2023-02-23<br />錄取時間:2023-04-06<br /><a href="http://www.gocnhinmoi.com/majr_72346"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倫敦大學學院 建筑環境:可持續遺產(數據科學)理學碩士</a><br />申請時間:2023-03-02<br />錄取時間:2023-04-06<br /><a href="http://www.gocnhinmoi.com/majr_64450"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杜倫大學 數據科學碩士</a><br />申請時間:2023-03-03<br />錄取時間:2023-03-17<br /><a href="http://www.gocnhinmoi.com/majr_50321"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華威大學 大數據與數字未來理學碩士</a><br />申請時間:2023-03-06<br />錄取時間:2023-04-12</p>
<p> </p>
<p><strong>如果不知道自己要走哪條路,那就先為自己鋪好路。——前言</strong></p>
<p><br /><span class="h1">開始的我,迷茫、無助、稀里糊涂</span></p>
<p><br />我自認為自己從小到大都挺順其自然的,秉持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理念,我稀里糊涂的上了大學,一頭霧水的選了專業,萬事大吉的過了考試,一年復一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沒想過畢業后自己將何去何從,或許我也是想過的,只是沒有成功說服自己去走而已。</p>
<p><br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時候就要提到我的三個室友了,一個堅定不移“保研黨”,兩個至死不渝“考公派”,看著她們,我是真的又羨慕、又迷茫呀,這個世界上還有比了解自己更讓我覺得頭大的事情嗎?我傾向于否。</p>
<p><br />一轉眼就大四了,我不想考研,像這種千軍萬馬走鋼絲的大型角斗場,一輩子有一次高考就足夠了。所以我決定乖乖求職找工作,但在這過程中我發現工程管理這個專業對女生,尤其是對本科的女生,真的很不友好,再加上疫情期間封校封寢室,個人行動受限,終于這一波“雪上加霜”,成功地讓我不淡定了。</p>
<p><br />從此我開始了“求職+考公+事業單位”這種慌不擇路的被迫營業生涯,有時候看著身邊一個個身有所屬的朋友們,真的感覺自己無能且無能為力呢~想想就傷心~ 如果這就是故事的結局,那我一定是個妥妥的反面典型——沒理想、沒目標、沒動力、沒方向、胸無大志、碌碌無為、得過且過、作繭自縛。不過,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因為我真的足夠幸運!</p>
<p><br /><span class="h1">留學準備,我遇到了一群可愛的人</span></p>
<p><br />我是在今年二月份,跟親戚家留學的姐姐聊完后才萌生了要出國的想法,之前一直認為一年制碩士太水,出去除了體驗生活應該也學不到什么知識技能,八成就是花錢買學位。<strong>但聊完之后我才發現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那位姐姐是21屆港中文生物工程專業畢業,如今已經在蘇州某五百強企業項目組工作一年多了</strong>,在她的鼓勵下我開始著手搜集自己留學的相關資料。</p>
<p><br />但這時候很多學校和專業的申請季已經接近尾聲了,加上之前求職路上的磕磕絆絆讓我對自己并沒有太多的信心,所以當我下載<a href="http://www.gocnhinmoi.com/"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指南者留學App</a>并預約到我如今的申請顧問蔡老師的時候,我內心還是比較糾結和懷疑的。</p>
<p><br />可能是蔡老師真的有什么魔力吧,我覺得她認真、風趣、耐心、負責,我懸著的一顆心也慢慢回落。艱難的求職經歷讓我堅定了轉專業的決心,通過與蔡老師的溝通,我決定轉向與計算機領域相關的“信息系統”和“數據科學”專業。</p>
<p><br />在準備個人素材前,我是有一份成型的簡歷的,前后修改了大半年也勉強湊了一頁紙,還是在我以為已經把自己挖了個底朝天的情況下。但是當和申請主導師李老師電話溝通后,李老師從成績單入手開展頭腦風暴,討論結果最終落實到思維導圖。我不得不說<strong>李老師真的很擅長挖掘學生背景中的亮點,當我看到自己根據思維導圖整理出的超“長”發揮素材,還有文書老師言簡意賅、特點鮮明的英文版定稿</strong>時,我真的要對沉穩干練的李老師以及默默無聞的文書老師表示五體投地,而且居然很心虛地對這么多年“勞苦”耕耘的自己表示感激涕零。</p>
<p><br />雖然如今還在被愛丁堡養魚中,但我已經先后收到了杜倫、曼大、UCL和華威四所學校的offer,我至今都有一種“我可能不是我”的錯覺,尤其是每每看到小紅書、知乎等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被機構老師PUA的帖子后,我都會覺得自己格外幸運遇到了這群可愛的老師們。<br /><br /><span class="h1">背景分析,“東北大亂燉”燉出多元經歷</span></p>
<p><br />如果要用一道菜名來概括我的大學四年,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strong>“東北大亂燉”</strong>。</p>
<p><br />我本科期間有<strong>3段實習、1段科研、2段線上交流、1段大創、很多拿過A/A+的課程設計和實驗,剩下的還有一堆好玩的小活動小比賽</strong>。當時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絕大多數是沒有去權衡的,下意識覺得“好玩”、“有意思”就隨心投入進去做了,所以在商業、行政、物流、農業、房地產、信息系統、數據分析等很多領域我都有淺淺的涉及,廣而不精,現在看來也是自己的一大短板。說實話,雖然我覺得文書里的我被高度包裝美化了,但一路回憶起來,<strong>我還是蠻感謝當初那個很少功利心、很少敷衍自己、努力“玩樂”的自己的。</strong></p>
<p> </p>
<p><strong>01 提升專業:踏踏實實搞學術</strong></p>
<p> </p>
<p><strong>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對我而言最好的準備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strong></p>
<p><br />就拿我的學術經歷舉例吧——大二某選修課中我的結課論文選題是“網紅營銷機制研究”,我記得當時臨近考試周,并且學分占比不高,很多同學都湊合過去了。但<strong>我當時就是對這個主題很感興趣,研究平臺、關注網紅、讀文獻、發問卷,一連串投入進去后我真的會忘記這只是一份作業,天大地大都大不過自己對研究結論的好奇心,最終我的論文拿了A+</strong>,意外獲得進入博士生學姐的課題小組打雜的機會,從而悶頭讀了一寒假的中英文文獻,寫了一個月的文獻綜述和研究趨勢。</p>
<p><br />故事的后續是大四隨機分配畢業論文導師,在進行論文選題時,可能是由于我在之前的打雜中提升了不少,導師覺得我文獻梳理得還不錯,進而粗略詢問了一些我之前的打雜工作,所以我再次意外獲得進組資格,從而有了后來的期刊發表和優秀畢業設計。在我看來,這一切意外的起源就是那篇因為好奇所以心血來潮要好好寫的結課論文。</p>
<p> </p>
<p><strong>02 穩住GPA:用心對待每一件事</strong></p>
<p> </p>
<p><strong>當你喜歡一件事時,就全身心把自己交付出去;當你討厭某件事時,至少要做到不敷衍不放棄。</strong></p>
<p><br />其實在最開始我也不是這樣做的,我只能做到前者,<strong>喜歡跨國經營模擬實驗所以跨專業選修、喜歡某老師講課風格所以去其他專業蹭課、折騰一個多小時去中心校區聽講座、為了當好沙盤模擬中的CFO去慕課刷了好幾門課程、為了在線上講座中跟主演有直接對話的機會我狂刷了一周的康頓莊園......</strong></p>
<p><br />現在想想,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自己是一件都沒落下。與此同時,我對我們專業例如運籌學、工程力學之類的不少課程都懷著很強的抵觸心理,有因為老師講課風格學不進去的,也有單純不喜歡的。</p>
<p><br />本來兩看生厭是意料之中,但當自己真的拿到辣眼睛的成績時,才發現自己接受不了,尤其因為缺乏強硬的數理成績,<strong>導致自己在選專業是只能采取懷柔路線時,后悔值再創新高</strong>。原來自己之前的不喜歡很多是由于自己知識面太過于淺顯,在自己還一知半解的時候就果斷替未來的自己做了決定,這真的很不負責啊,要被自己氣死了。</p>
<p> </p>
<p><strong>03 準備文書:資料存檔省時省力</strong></p>
<p> </p>
<p><strong>養成良好的學習記錄和資料存檔習慣,方便自我復盤并及時修正。</strong></p>
<p><br />在文書素材準備過程中,我意識到了大學期間學習記錄和資料存檔的重要性。因為我有將課程、演講、實驗、實習、比賽中課件、筆記、作業等文件按時間順序歸納存檔的習慣,所以只要有需要,我就可以便捷高效地進行回顧。</p>
<p><br />雖然當時做這些多半是源于我的“強迫癥”,并且放進去之后多半都難逃壓箱底的命運,但在和文書老師一起梳理個人經歷時,它們真的發揮了不可或缺、事半功倍的成效。</p>
<p><br />通過這次復盤,我不承認我是一個失敗的例子,但我也并認為自己有多么的成功,但凡我的人生中缺少了那么一丟丟的運氣,我或許會為自己的“順其自然”買單。我意識到自己的這種人生態度是一把不折不扣的雙刃劍,在未來的求學以及工作生涯中,<strong>我希望自己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做自己的同時也要探索自己,及時復盤,為自己開出一條可以堅定不移走下去的道路。</strong></p>
<p><br />至此,非常感謝大家能夠聽我講完我的故事,也很開心能夠和大家在成長路上一起摸索前行。最后,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故事中收獲圓滿,也衷心祝愿大家永遠好運連連,始終不被辜負。</p>
<p><img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sucai/content/1682495157529/1682495157529.png" width="808" height="187" /></p>